圖/文/攝影 科普作家 鵝爸爸

 

--國小科普教育其實可藉由微觀的科學工具讓孩子們實際地多操作與摸索。因為透過放大的視野能讓孩子的想像空間更寬廣,於是到處都有了科學的樂趣。加上透過觀察生活周遭各式各樣的動植物、真菌........等。放大後的世界就好像 沈復 在《浮生六記》 (兒時記趣) 所言: 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棕長腳蜂的特寫像不像大怪獸,或是超人?

  

 

▲擬態為螞蟻的蜘蛛(蟻蛛)更像是個珍奇異獸!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顯微鏡(microscope),micro 在拉丁文意指微小的意思,而skopos在希臘文則是指觀察的意思。至於顯微鏡的發明其實沒有確切的年代,較明確的是17世紀末科學家 虎克 的使用紀錄。而虎克所使用的工具已從單鏡片改良成數片鏡片組成的複式顯微鏡。雖然複式顯微鏡發展至今已相當多年,反觀現今的手機與平板的攝像功能,不斷地改良與提高解像力(resolution),如果能將其功能再搭配簡易放大鏡與顯微鏡,其實就能讓孩子隨時觀察與拍照紀錄,再藉由設計一些生物觀察課程,這樣一來在科普教學上的效果才能更加強大。

 

%E6%9C%AA%E5%91%BD%E5%90%8D

▲【學生利用藍色玻璃紙自行製作的果蠅翅膀觀察樣本】

 

『手機、平板搭配放大鏡改良成簡易顯微鏡。增加資源有效分配』

 

 

▲【安德遜蠅虎】(Hasarius adansoni)。

偏好蚊子和蒼蠅,零污染殺蟲劑。雄蟲(5~6mm)特徵是有一個月牙白色橫帶。

 

 

其實複式顯微鏡讓小學生使用起來會較笨重而且價錢也較昂貴,我們可以利用較普及的手機再搭配放大鏡DIY改良成簡易的微觀工具,如此一來各組都能透過小型面板來觀察與拍照甚至錄影,相對地也解決了資源分配的問題。

 

『 營造學生自主學習區。。把科學探索變成日常習慣』

將教室角落設計成科普學習區,蒐集國語日報科學版然後架設成科學讀報區,或是布置成科學互動遊戲區,分組讓學生相互學習與操作。把自然探索當成日常習慣,隨時記錄與觀察校園內的生物。然後學生因為對自然科學有了興趣,所以會主動去找尋相關的資料與讀報。在老師身教的潛移默化之中其實已經悄悄地反轉了自然教室。

  

     

 

 

 

 

arrow
arrow

    森之作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